施爱东:创造力不是逼出来的 DATE: 2025-04-20 00:29:01
由于学术期刊看中引用率,施爱青年学者在发表成果时经常遇到困难。东创(视觉中国 图)
《蛋先生的造力学术生存》出版之后,施爱东收到了很多来自学术界的不逼反馈,朋友们说得最多的施爱一个关键词,就是东创“讲真话”。他的造力书里讲了很多关于学术界的“真话”,这些真话以往只存在于“青椒”们的不逼酒局吐槽里,但是施爱到了施爱东这个年纪,他说自己已经无所畏惧,东创也几近“无欲则刚”,造力这些话,该轮到他来说了。
正是因为这些真话,也有很多人告诉施爱东,这本书纠正了很多他们对于学术界的固有认识,让他们豁然开朗。在学术界一路“打怪升级”,施爱东亲眼见证了中国文科学术过去几十年的蜕变:从1980年代的理想主义,到近几年的“内卷”。但他还是看到很多怀抱学术理想的青年学人,他希望自己的书能够让这些青年学者对学术界有更加清醒的认识。
施爱东会上豆瓣看看读者的反应,但颇让他失望的是,豆瓣上大部分网友都只看前两章——正是很多人爱看的对学术界的解剖式“吐槽”,而他“真正的诉求还是后半部分”。在书的后半部分,施爱东在“破”了之后,试图再“立”起在他自己心目中什么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。
1993年,施爱东考上了中山大学民间文学专业的研究生,对于自己的母校,他在采访中也没有嘴下留情,“中山大学带坏了博士后的评价体系”。他说,自己的个性就是“有什么说什么”。
《蛋先生的学术生存》获得了南方周末2024年十大好书,在2024年南方周末文化原创榜(湾区)年度盛典上,施爱东的得奖感言依然语速很快,想到什么就说什么:“我批评我的老师,批评我的祖师爷,批评了很多学界的同行……很多人以为我写了这本书会吃官司,会得罪学界的很多人,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没有受到攻击,单位领导没有批评我,学界同行没有抛弃我,我的导师在微信里面跟我说,‘爱东,你这本书写得太好了’。所以,讲真话是可以得‘奖’的。”
施爱东,1968年生,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,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,著有《蛋先生的学术生存》等。